久聞少林寺大名,今日因緣得一見。少林寺煊赫中原,相當于中原威名之中華,加之當代影視傳播影響,少林寺一度成為一代人的記憶、青少年向往的圣地。作為禪宗祖庭、天下第一名剎、世界文化遺產,歷代高僧大德傳法于此,禪宗“一花五葉”于東土盛放,少林寺亦是中國文化融合創新發展的縮影。
一早和清大視訊同仁步入寺院,忽有“清晨入古寺”、“禪房花木深”之慨。寺院院落別致,樹木幽遠深邃,不知多少高人曾來往。一磚一瓦,或斑駁,一榫一卯,或轉或折,又經多少滄桑變故。
清大視訊新一代北斗黑板的安裝
證法而不弘法,謂之“小乘”;弘法度人,謂之“大乘”。黃仲則詩云:“大覺上上乘,立腳宜堅牢?!弊赃_摩東來,少林建寺1500余年,其立寺根本:禪武合一,其興衰又與國運相扣。少林寺唐宋極盛時期,占地一萬余畝、大殿十四座、房屋多達五千間、寺僧發展到二千余眾,其中擁有武藝高強的僧兵五百多人。
達摩東渡,在少林面壁十年,被尊為:禪宗初祖
國興則少林興,每當國之危難,少林僧眾無不挺身而出,赴湯蹈火,以“武”報國,以“武”渡眾生,而如今歷戰火百劫而幸存流傳,為了更好保護傳統古籍善本,少林寺專門在藏經閣旁邊開辟一地,設一座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圖書館,作為少林寺藏經閣古籍保護的專用場地。
為少林寺安裝清大視訊新一代北斗黑板
藏經閣是少林寺最神秘的地方,也是中國收藏武功秘籍最多的場所。武林,引無數英雄競折腰。很多功夫高手,窮極一生,也只是為了獲得一部武功秘籍。金庸先生《天龍八部》里的蕭遠山和慕容博,為了練就最上乘功夫,隱居少林藏經閣,偷武十數載。
據悉,少林寺藏經閣現有5萬余種30萬冊圖書,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。在“古籍室”,被稱之為鎮館之寶的圖書,——宋代刻本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六百卷(注:一般簡稱《般若經》,玄奘譯),距今已有千年歷史。
晨鐘暮鼓下的和平鴿
禪宗有云:教外別傳,不立文字。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。既然藏經閣是存書的地方,而書籍卻是文字的記載,而禪宗卻倡導“不立文字”。藏經閣牌匾上的“藏”字左邊少了兩劃,或許這就是“禪”的精義:打破框框,與時俱進。
掃地、炒菜、做飯、擔水、睡覺,但凡生活中的一切,無不都是功夫,見出修為,“行住坐臥,道法流動”,搭手見功夫,立地腳生根,禪宗的立腳點其實就是平凡的生活?!短忑埌瞬俊防锇咽篱g一等一高手的名號留給少林寺的“掃地僧”,而“掃地僧”平常就是一個很不起眼的“路人乙”。
武僧練功地坑
一天是練不成功夫,“天下功夫出少林”,功夫也不是某個人所能創立,而修行是長年累月的一場戰斗。走近千佛殿,令人震撼的是地磚上的練功坑。從斑駁的壁畫,剝蝕的墻磚,可以看出千佛殿年代已經很久遠了。為了保持敏銳的嗅覺,為了擁有活潑的機鋒,這里又是怎樣的一群人?
在大英圖書館,中國課文里傳說馬克思為了寫《資本論》,幾十年如一日刻苦鉆研,由于倫敦天氣寒冷,需要不斷用腳在地板上來回摩擦取暖,結果在座位下的水泥地上磨出了很深的腳印??上?,大英圖書館的地板上并沒有馬克思的腳坑。這并不是說馬克思讀書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用功,而是說我們其實應該更自強自信,而不是活在他人編織的某種烏托邦里。
當年少林寺炒菜的大鐵鍋
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,任何的成功不可能有捷徑。藏經閣下,有一口明朝萬歷年間的大鐵鍋,常年供游人參觀。其實這個鍋是以前炒菜用的,由于做大鍋飯,需要用大鍋大鏟,少林寺師傅就頭朝下,腳朝上吊著翻炒鍋中的菜,名曰:倒掛金鉤,這也是功夫。
習字
一筆一劃,一動一靜,有時會單調枯燥乏味,可每天平凡的堅持,把信仰化入日常,生活因而有了思想,把世間的煩惱變成了罕見的快樂,慣看秋月春風,寵辱不驚,不知老之將至,這究竟是不是無上的功夫?
參禪、打坐、練功、誦經、傳道、授業、解惑,一花一世界,一念一天堂,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一個人究竟要經歷多少劫難,才能超凡入圣、修道成佛?
中國人把世俗的功、名、利、祿,交給了“儒”,把生、老、病、死等等人生的苦痛托給了“佛”,把全命享年和永恒快樂,呈給了“道”,因而中國人的精神生活里不能沒有“儒”、“佛”、“道”,缺了一樣就不完整。明代佛學大師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:“所謂不知《春秋》,不能涉世;不精《老》、《莊》,不能忘世;不參禪,不能出世?!?/span>
與寧靜的古籍室一墻之隔,是熙攘的游客,是禮佛的善男信女,繚繞的香火與梵音交織,是夢與實,幻與真,是極樂世界與世俗之間的聯系,也是中國人出世與入世永恒的心靈矛盾,而這矛盾卻無比奇妙和諧地消融于“禪”中。
少林寺正門向右,有一條石磚鋪就的林蔭道,向前走就是“塔林”。
歷代高僧歇息的墓地
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曾在《我心中的少林功夫》一書里說:“以參禪之心習武,以習武作參禪手段之一;'禪武結合',是為少林武學之精華所在?!北梢詾?,以“武”入“禪”,禪武互參,靜動皆宜,其有“金剛怒目”,也有“菩薩低眉”的一面。當代禪風西漸,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影響了一大批東西方人,包括稻盛和夫、喬布斯、金斯堡等等,涉及到影視、商業、藝術、文學,哲學的領域,援儒入佛,出佛入道,以其貫通古今,愈顯博大精深,
俄羅斯總統普京參訪少林
少林僧人的習武,正是一種修行。如果只把功夫只看成一項體育競技,天天去爭“天下第一”,那真是太過于“商業化”了,把少林寺看得太小了。“強健其體魄,野蠻其精神”,習武是和平下的強身健體,是衛國時的以“武”止戈,而少林寺流傳下來的尚“武”精神,值得一代代人深思,這是永不言敗積極進取創新傳承的時代寫照。
2006年3月,柔道冠軍、空手道黑帶、跆拳道黑帶九段、俄羅斯總統普京移步少林,一時海內外傳為佳話。躬逢盛世,文化行大道,何其幸哉!少林寺世界聞名的背后,是深厚的中國文化積淀。在禪宗思想劃時代革命之下,打破框框,丟掉本本,擺脫桎梏,少林武功形成了“上武得道,平天下;中武入喆,安身心;下武精技,防侵害”的獨特理念。
2021少林組織建黨100周年紀念觀影
從文化上來說,禪宗本土化了外來的佛教,光大發展了中國文化,少林寺是“禪宗祖庭”;
從傳播上來說,少林已經成為一個品牌,涉及“醫藥”、“武術”、“禪院”,囊括“衣、食、住、行”全業態,影響力播及全球,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“少林”;
從學習上來說,“禪武”不僅是一種修行,更是一種思想,少林寺是中國面向世界嶄新的名片,讓中國文化走了出去,也讓更多的人遠道慕名而來。
少林寺之行,讓我們收獲良多。清大視訊,作為教育信息化工具提供者,正為少林寺的信息現代化盡一份微薄的心意。
第一山
問禪少林
得大自在